氧气禁止与油脂接触,在清洗氧气贮存设备和零部件的油脂时,一般用的脱脂剂有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
(1)正确使用三氯乙烯是安全的。小量吸入其蒸气可使人打瞌睡,呼吸新鲜空气就能 逐渐恢复正常。大量吸入可导致昏迷。因此使用三氯乙烯时应保证通风,因为三氯乙烯蒸 气的重量约为空气的4.5倍,故往往聚集在地面上。
使用三氯乙烯时,应注意下列事项:在通风不好的地方禁止使用;不要俯身在装有三氯 乙烯液体或蒸气的容器上;应避免皮肤接触三氯乙烯,因溶剂会除去人体脂肪,必须用手接 触时应戴上PVC 手套;三氯乙烯要避免日光曝晒,要隔离热源,以防裂解为酸性气体,特别 是剧毒气——光气。
(2)四氯化碳又称四氯乙烷,它为有机毒品,极易挥发,具有麻醉性,其蒸气比空气重 5倍,如在通风不良环境中,使用四氯化碳清洗设备和零部件,当空气中四氯化碳含量达到600mg/m³ 时,则可发生中毒。其含量达90000mg/m³, 吸入1 h,400000mg/m³ 吸入30 min,皆可致死。
四氯化碳中毒,首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和消化道刺激的症状,并有头痛、眩晕、精 神恍惚、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症状。高浓度时,可迅速导致昏迷、呼吸麻痹。中毒数小时至数周内,可出现肝、肾损害。肝脏肿大伴有压痛,黄疸和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生急性 肝坏死及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中毒还可引起心肌损害,心室颤动和肺水肿。
一旦发生中毒,应将中毒者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给予吸氧,静卧, 保暖,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皮肤及眼部染毒时可用大量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严重中毒者,应在现场简单救护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为防止四氯化碳中毒,在使用时应做好如下防范措施:使用四氯化碳的工作场所应采 取通风排气,保证其蒸气在空气中的最高浓度不超过50 mg/m³ 。工作人员应戴上过滤式防 毒口罩,穿好工作服,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将皮肤上沾染的四氯化碳清洗掉。四氯化碳不准 与火焰及灼热的氧化铁接触,以减少蒸发和避免分解成光气。使用四氯化碳者,应勿饮酒, 凡有气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慢性心、肝、肾病者不宜接触四氯化碳。四氯化碳要避免日光 长时间曝晒,应贮存于荫凉、通风的库房内,防渗漏,室内温度最好能做到不超过28 ℃。
(3)氧中毒及防护。氧为人们维持生命所必需,在空气中含氧20.95%,在常压下,此量可保证动脉血液达到饱和量的95%,完全能满足组织对氧的需要了。但如果长时间生活 在含氧量60%以上的常压空气中,反而可能发生轻度贫血。吸入超过1个大气压的纯氧 时,会出现中毒症状。
氧中毒可损害无氧代谢过程(肌肉收缩、视网膜活动、肝代谢、神经传导与胚胎发育等),抑制呼吸中枢,破坏肺毛细血管屏障,造成渗出液体积聚致肺叶不张及肺泡周围毛细 血管充血、出血、呼吸衰竭、甚至呼吸骤停,严重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