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氧气系统安装需严格遵循医疗安全规范及适老化设计原则,以下是核心安装要求与技术要点:
⚙️ 一、气源系统配置要求
气源类型选择
小型机构(≤100床):优先采用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氧纯度≥90%),配备10~20个应急钢瓶(40L/瓶)。
中大型机构(≥300床):必须配置液氧储罐(容积≥10m³)并预留≥7.5米防火间距,高原地区需增配电伴热防冻系统。
冗余设计:双气源自动切换(液氧/制氧机+钢瓶备份),切换时间≤0.5秒。
供氧能力保障
制氧机日产氧量不低于需求总量的120%,断电时备用电源需支持≥4小时持续供氧。
📏 二、管道施工强制规范
材料与布局
材质:仅限304不锈钢或紫铜管(禁用碳钢管),主管道坡度≥0.003防积液,支管通径≥DN15。
敷设要求:
架空管道距热源>1.5米,穿墙处加防火套管;
沿海地区需配置氯化锂转轮除湿模块(湿度>75%自动启动)。
减压与密封
每楼层设二级减压箱,输出压力稳定至0.2~0.4MPa(波动≤±0.02MPa);
焊接需氮气保护防氧化,焊缝经氦检漏测试(泄漏率<0.01%)。
🛏️ 三、终端适老化设计
设备带安装
高度距地面1.35~1.45米(国家标准GB50751),集成氧气接口、呼叫按钮及照明;
失能老人床位需配备血氧监测联动终端(血氧<90%自动供氧)。
特殊区域配置
认知症区域:供氧终端隐藏式设计,配备双锁控制器防误操作;
公共活动区:每15米设置移动氧源推车(带自动摇摆切换功能)。
🔥 四、消防安全措施
防爆与隔离
液氧罐区安装防爆通风系统,管道电磁阀隔爆等级达BT4标准;
供氧区严禁存放酒精、电动轮椅等易燃物。
智能监控
联动烟雾探测器+氧气浓度传感器,超标时自动切断气源并启动排风;
数据实时上传至四级报警体系(值班室→医务站→控制中心)。
✅ 五、验收与运维标准
系统测试
保压测试≥24小时,压降≤1.5%为合格;
终端输出氧浓度偏差≤±2%(医用级标准)。
人员培训
护理员需掌握鼻导管操作(流量1~4L/min)、氧中毒识别(血氧>95%需降流量);
每季度演练主气源故障切换流程。
⚠️ 六、常见安装隐患规避
风险点 规范要求 引用依据
管径不足 ICU支管≥DN25,按GB50751计算峰值流量
未设减压箱 呼吸机供氧压力波动>0.02MPa引发风险
焊接污染 铜管未氮气保护致氧化杂质堵塞
执行优先级:
小型机构:分子筛制氧机+智能床头终端(性价比最优);
大型/高原机构:液氧主供+双锁终端+电伴热(安全冗余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