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敷设压缩医用气体管道的地方,其环境温度应始终高于管道内气体的露点温度5℃以上,因寒冷气候可能使医用气体沉淀凝结水的管道部分应采取有效保温措施。医用真空管道的坡度不小于0.002。
(2)医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及其混合气体管道敷设处应通风良好,管道不宜通过医务人员的生活区、办公区,必须通过的部位不得在管道上设置阀门。
(3)生命支撑区域的医用气体管道应由医用气源单独连接。
(4)建筑物内的医用气体管道应敷设在专业管井内,不得与可燃、腐蚀性气体或蒸汽、电气、空调风管等共用管井。
(5)室内医用气体管道应明敷,表面应采取保护措施。局部需要暗敷时,应敷设在专用槽板或槽内,槽底应与医用供应装置或大气相连。
(6)医用气管穿墙、地板、建筑物基础时应设置套管,穿地板的套管应高于地面至少50 mm,而且套管内的医用气体管道不能有焊缝,套管与医用气体管道之间的间隙用不燃材料填充。
(7)医疗室医用气体管道应等电位接地;医用气体的汇流排放、切换装置、各减压出口、安全出口和输送管道应采用防静电接地,医用气体管道的接地间距不应超过80m, 而且不应少于一个地方;室外埋地医用气体管道两端应有接地点;除等电位接地外,应为独立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医用气体输送管道的安装支架应采用不燃材料制成,并经过防腐处理,管道与支吊架的接触处应进行绝缘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