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铺设压缩医用气体管道的区域,环境温度必须始终高于管道内气体的露点温度5℃以上。如果环境温度未能达到这一标准,则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2)医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及其混合气体的管道敷设应确保通风良好,且不宜经过医护人员的生活和办公区域。如必须穿越这些区域,管道上不得设置法兰或阀门。
(3)生命支持区域的医用气体管道应当单独从医用气源引出。
(4)医用气体管道不得与燃气或燃油管道共同安装,如必须共架,则管道之间的距离需保持超过0.5米,共架区域内不得设置阀门或连接接头。同时,架空的医用气体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相关规定。
(5)医用气体管道不得与导电线路和电缆一起架设,也不得与其交叉接触,以防止漏电火花导致管道破裂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6) 当医用气体管道穿越墙壁、楼板以及建筑物基础时,必须放置在套管内。穿越楼板的套管应高出地面至少50毫米,并且套管内的管段不得有焊缝或连接接头。套管与医用气体管道之间应填充不燃材料。
(7)医用气体管道应当安装在专用的管井中,不得与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或液体、蒸汽、电气线路以及燃气等供电线路共用同一个管井。
(8)在管道的合适位置要设置支撑,对于水平直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需符合表2-6的要求;而对于垂直管道的限位移支架,间距应为表2-6中规定数值的1.2至1.5倍,并且每层楼板上需设置一个。
(9)医用气体管道应进行等电位接地;其接地间距不得超过80米,每个病区至少应设有一个接地点。室外埋地的医用气体管道两端也应设有接地点。除采取等电位接地外,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0欧姆。
(10)室内医用气体管道应优先采用明敷方式,并需采取表面保护措施。如果需要局部暗敷,必须在专用槽板或沟槽内进行,同时沟槽底部应与医用供应设备或大气进行连通。
(11)医用气体输送管道的安装支架应采用不易燃材料,并进行防腐处理,管道与支吊架接触的部位应进行绝缘处理。
(12)所有压缩医用气体的管道、管件、仪表、阀门及附属设备都需事先进行脱脂处理,脱脂后的管道要使用无油的空气进行吹净;医用真空管道及其相关的管件、阀门和附件也建议进行脱脂处理。
(13)医用气体管道系统的耐压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而医用真空管道系统的耐压试验压力则定为0.2 MPa。要求在测试过程中,各接头、焊缝和管道均不得有渗漏,也不可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形。